湮景篇  
  六、湮景篇

1、吴公祠

    吴公裥,始建明崇祯末(17年甲申1644),在县东十步。清初兵燹、毁。公子秉长、秉嘉即旧址之半,构亭堂三楹,岁奉祭典,风雨漂蚀,屋字将颓,隙地半入市廛。乾隆31(1766)曾孙炳按固踪迹遗址而畚除之。积祭田所入,井鬻负郭田,鸠工庀捌,辟重门,规为堂,翼、庑,阶庭廊厨。门内即河为桥,并以石,榱桷完整,并因其故址缭以垣,视旧制闳焕,咸丰辛酉(1861)太平军一役,毁。同治九年(庚午1870)孙令徒建九峰书院西。与隔坪山长祠遥对。清王棻泳诗日:

    昊黄唱和地,遗老颇能吉。

    书堂辟崇祠,典型犹尚存。

    隐居宜励节,事主在致身。

    我观忠谏时,志岂甘沉沧。

《九峰山志》

 

 

 

2、山长祠

    民国十六年(1927)建山长祠在敷极堂之东,临大溪浒与吴公祠相对。祀山长王棻、王咏霓、陈瑞畴、王彦威,王舟瑶,张浚。每年春(上巳)、秋(重阳)致祭于九峰精舍。《祭文》日:

    维六先生,星宿罗胸,其才各异,其位不同。或高旷达、或尚中庸、或为经师、或擅词宗。内赞枢密,外奏治功、抚绥百娃,尊扬九重。曰:卿云异曲同工,当其家居,教授丸峰,莘莘学子,弦诵雍容。沐以时雨,被以春风。人文蔚起,流泽无穷。是乡祭酒,仿佛文中。兹当上巳、重九,邦人景从。寅陈薄奠,用表微衷。尚

 

 

 

3、孙公祠

    光绪间(18751908),建在九峰书院内,祀邑令孙憙。春秋致祭,历久未懈。并读:《祭邑孙公欢伯文》:

    维候吴著籍,浙水应官。由宁海而调我岩邑。佐郡伯而取彼凶残。投群骸於苍海,涤污俗以清澜。爰兴水利,用恤民艰。复县河之迹,起民夫而轮班。旱涝有资夫蓄,税余无虐手乾:由是大修养士之政,乃建书院於丸峰之间。藏书万卷,阁号名山。英俊蝉联,争登峰而造极。科名雀起,咸饮水思源:此尤候之第一善政,而多士终不可谖者也。今侯既亡,复而厥祀,士民追思,立祠於此,既以彰贤侯之德,兼可居肄业之士。侯有是顾之色,喜福蒸髦,百世无已。寅陈薄奠,神其鉴止。尚

 

 

4、小玄都观

    位于桃花溪之阳,观主伍止渊,曾主天台桐柏宫。民国十八年(1929)归里,次年以60银元购得桃花潭南荒坡一片建小玄都观,竣成太殿三间,柱悬平阳朴道人书联:“觅一壑幽枝,辗转尘埃教息马;借丸峰片席,逍遥世外好栽桃。”再次构西厢房五间。观周广植花木,腊梅傲雪,金竹常青,桃花灼灼,丹桂飘香,花影横披;绿草映阶,清幽若苑,碧潭如仙源。开九峰景区园林化先河。


    1957年人民政府筹建九峰公园,伍积极赞助。1983年九峰公园改变布局,拆除小玄都观大殿改建茶楼,樟木仙像和道教经籍散佚无存。汰殿西平房五间为露天舞坪。桃花潭畔旧址植“伍止渊大师修道处碑”供后人吊念。(见附照片)现南留古梅、巨桂、紫藤、木香,生机未已。北存天竺于亭左、潭畔翠竹,招展人间,苍藤碧萝,摇曳生姿。

 

 

5、六一亭

    六一亭,位在盆景园之南云影溪畔。1960年建,木、砖、瓦六角结构。泉声树荫,风光清雅。惜虫蠹风摧、潮神雨蚀,已成危房。七十年代后期拆除。

 

 

6、避俗亭

    在瑞隆感应塔南,云影溪东下折北处崖壁林薮。清,康熙间知县张中选建。邑人柯夏卿常觅句于此,撰《游避俗亭记》纪之,后圮。(详见文部《游避俗亭记》)

 

 

7、梅花亭与梅花井

    现在小南门至十里铺北六七里间方山西麓,按俗习统称曰:“方山下”。实际包括:梅花井、牛场头、童桥里、樊川岗头、鲁神庙、光明桥(古称、壕头)、霸王庙、十里铺(古称梅关)等小地名。此处山民宋、元时就喜栽梅李等属。早春繁花似锦,己成近郊胜地,颇多巨宅大院,红楼绀宇散缀林海花丛。宋、宣和

1122~1125)县令王然(字从道,四川人)在此建“梅花亭”。未已圮。庆元五年(1195)县令常浚孙(字郑卿,嘉禾人)重建。乐清王十朋与黄岩赵十朋是诗友,王从家乡去杭州经黄岩,留下《宿梅花亭》诗(见“诗部”)。郑氏避闽乱迁本县,数辈墓地在方山下林薮,长期荛牧未遭践踏,当地稀泉脉,用水艰难,考酬谊而凿大井,复构亭其上以休汲青。南宋右相杜范感郑氏之德,手书“孝义”二字为井名。井薄梅花亭,俗习喜冠地名称呼,为梅花井顺口易懂。久之,“孝义”无闻矣。郑氏秉承先志,虽迭经兵乱,维修不辍,至郊文宝(元末)深恐“累叶遗址、将趋荒没。”乃辟莹域之地而增广之。元、高明为宦宁波途经黄岩,邂逅郑氏后人,写下《梅花井记》(见“文记”)。邑名士潘士骥亦感峰峦灵秀,景物清华,日丽风和,繁花似锦即兴赋《十里早春》诗(诗见“诗部”)。清,乾隆六年(辛卯1771)

禹昌重名井,至近代办可称南郊名泉。

    七十年代在井区上坡建了几个工厂及辟岩场,尤其工厂的废水四溢,严重恶化水质无复水车问津。大道傍井,运石车频繁来往,混浊腐臭,生物绝迹。群众反快十分强烈。为了保护古井,198733日县卫生局和建设环保局联合通知:“要求梅花井附近工厂停建,并在1990年前迁搬。并订立《护井公约》,立牌井边。”不久,2000年临近了,《通知》成了一纸空文。造福人类700多年宋井竞毁于我们这一代。实可深叹,当局者其知之乎?陈景超《黄岩游草,孝义井旧地》诗日:

    一口清泉百户汤,幕孤孝义感人肠。

    游寻不见当年迹,犹觉梅花十里香。

摘《黄岩史志,666页》

 

 

 

8、梯云精舍

  是九峰书院一座五楹大楼,南临修竹坡,青碧映人;北依敖板堂,阐经训诂圣地。建于清同治八年(1869),飞檐雕栋、堂舍靓丽,联匾琳琅,美奂美伦。是当年师生反覆论证,侃议事物,休息之处。辛亥革命后,间为寻幽访胜,诗朋吟友醵饮及学业深造者小住之所。夏日来临则多人寓此避暑。

  楼于1998年底修建报春园而拆除,也是最后消失的一幢古楼。(见摄于1998年秋附照。)

 

 

9、朗公石

距磊石桥二十余步,卧路南侧,“大如床之半,呵磊落,”是纪念明代城关西桥吴执御(字君驾,别字朗公)之石。据传他微时就学九峰僧寺无成.索然返家,至此陨石遇阻,受感返寺发奋苦读苦攻。登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“正色立朝,侃侃目言,不避权贵;劾王永光,周延儒诸《疏》朝野称述。”崇祯珂年(1632)因荐刘宗周获罪下狱,后释归。  (参见本书“人树部“)  

    后人景仰朗公推重斯石,清,嘉庆诸生邑人柯廷瑞(号石镜)镌“朗公石”三隶字其上,下款:柯廷瑞。道光十六年五月(1836)诸生马焕章《朗公石记》纪其事。光绪间名学者王棻诗咏《朗公石》。(见诗部)

    原石于1952年被基建工程队爆破,拉去砌为动力机底座。八十年代九峰公园觅石放原处,惜外型小而尖,不似原石“上可并坐三人-”今仅作象征,应另立大石.以示朗公为石所阻原意。

  【附】清.马焕章《朗公石记》,见“文部”。

 

10、孝顺岩

    在县东五里九峰山F(禹王庙东、木鱼岩西路北),立石似人作揖,高3公尺,中有窍,相传以石投中窍者,其人必孝,故名。《台州府志》亦载。五十年代被爆破充作建材。九峰欲为旅游胜地,必使古迹复原长存,游人增兴,希九峰公园执事者深加注意。

 

 

11、木鱼岩

  在九峰岙路北,击石“噗噗”,声如“木鱼”。五十年代辟山为大道毁。(遗址正对:昔414医院大门,“二招”,今联防大趴的大门),不知现在击之尚能作响否?

 

 

12、月潭

  原在九峰书院大门隔溪崖壁,似为天然裂罅,清道光戌申(28年公元1848)释景霞顺岩纹走向凿而广之,成不规则上弦弯月型略弧。名日:月潭。长约2米,中间最阔处05米,时久底积腐草败叶,莫测深度。水自崖壁滴潴,不溢不涸。

  六十年代生产队在书院之东,岙内溪畔建岩块工场(基建用),沿溪崖新辟手拉车道,月潭当路,被毁。

  清邑名士王棻《咏月潭》诗传世。

  石潭不盈尺,中有太古月。

  止水永不波.清辉毛发:    《九峰山志》

  此旅游点之古迹万不可湮没,希执事者重视,勿使古迹沉沦也。

  
娱乐设施 更多
一分钟快照
旋转木马
旋转杯
园林景观 更多
 
石像
 
红叶
 
石桥
 
水边小憩
 
山峰
 
休憩亭2
 
休憩亭
 
飞机
 
 
主办: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九峰公园办公室·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九峰公园 本站中文名:黄岩九峰公园
黄岩九峰公园网 版权所有 2009-2010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。
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,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。
警告: 本网站上的图像由数码水印技术保护。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,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。
技术支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