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志部
小引
九峰山,永宁支脉也,峣崎峻峭,参差错豁,主景区有峰峦九座,环峙成邃谷而阙其西。避风聚气,密林覆荫,夏无酷暑,冬稀朔气。岁底幽兰,寒谷春生。未建县治已成我邑士女游憩名胜之区。至宋开宝间(宋太祖968~976)释德韶建瑞隆感应塔院於谷底,俗呼山岙寺,或日九峰庵。代有未达士人耽此山水,高人墨客度形势,因气候,赋以雅号,缀之佳句。虽时移世异,灾变频仍;泉石依旧,江山无恙。文献尚可见到:一石、二井、三潭、九亭”及“三塔、六溪、九峰、十二景”等美称之记载。从入谷官路东进九峰寺,夹道浓荫,愈深愈幽,目不暇接。
谷口迤南一带两麓,层峦叠嶂,密林丛菁,溪谷秀丽。梅花井,童桥里,鲁神庙,樊川冈,光明桥等自然村落,地邻阛阆,虽汉迄清初皆为古战场遗址。而元明达官豪门多营崇楼复阁林薮,优游于此较著者有“娄、孔、彭”三姓。然明中叶屡遭倭寇剽劫,数度焚掠,不复桃蹊李径矣!(今为黄岩林场筹备森林公园基地)。北迄丫髻岩,清高碧瘦,断壁疏松,去天一幄,仰石万寻。形如丫髻,故名。两岩之隙有清福寺等,可眺东海。从油库路南端抬级而上经腾云宫,祠山庙、地藏寺等地。堆青泻绿,绣岭烟溪,近临阡陌,远眺澄江,傍崖览翠,可达丫髻岩。1949年后,政府着意美化环境,造福人类。1957年设置:九峰公园,划地265公顷,(包括北、东、南山坡)专司其责,复旧更代,举废增新。百余年前之《光绪九峰山志》所载事物,现存无多,为垂远计,据现状分述为:现存、湮没及始末原因俾鉴考之。
编委 管先进整理 |